您好,欢迎访问首都职工志愿服务网!
2020年-2024年活跃的志愿队伍: 353 支, 活跃的志愿者人数: 11523人,
“有你在,我们就安心了!”---北汽集团职工志愿者 李中兴
2021-07-20  

我是李中兴,来自北汽集团,平日里我是一名研发工程师,紧急时刻,我是挽救员工生命、争取黄金4分钟的急救志愿者。我是北汽新能源职工志愿急救队队长,也是北汽集团众多志愿者的一员。在志愿服务的大家庭中,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真诚的服务,还有用专业的行动力为生命争取希望。

把握黄金救援时间

“当一个人突然倒地,发生猝死,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在120专业急救队伍到来之前,现场有能力施救将抢回一个宝贵的生命!”在工程研究院2020年第一期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课上,我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紧急救180

治的“生死时速”。以人体模型为道具,所有参训人员在课堂上依次开展了单人心肺复苏操作、双人心肺复苏操作及AED除颤仪使用操作。

为了更加专业,我先后取得了中级急救资质、专业培训师资格,开发了《呼吸异物梗阻》《创伤急救》《交通事故中的急救常识》等急救课程18门。主动在企业、社区做志愿培训、免费公益讲座。我希望这些技巧永远不会被用上,但同样也希望,当恶魔向我们伸出双手的时候,急救队员能成为捍卫生命的天使,与死神做最关键的第一轮交锋。因为,谁都不知道,恶魔和天使哪一个先来。

记得有一次下班晚高峰,在途中的我听到公司有人心脏不舒服,当下立即下高速返回公司。急救团队已经准备好了血压仪、AED等所有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生病的同事情绪比较激动,我用手摸着他的脉搏,轻声说,“不要激动,深呼吸。”摸着跳动的脉搏,我就能随时监控生命体征,如果需要急救,随时准备。血压仪显示的数据是“120/94”,心率114,心率稍快。查体、病情询问、已采取的措施记录。同事看到我熟练的操作后,情绪稳定了很多,“中兴,你来了,我心里有底了。”我继续安慰着,“你放心,有我在,不会让你有事。”“自备药丹参滴丸10颗,舌下含服”,在急救医生进行心电图检查分析时,我将用药和检查情况向随车护士描述,记录在出诊记录上,将生病的同事交给大夫,顺利完成紧急救助任务。

医护人员和其他在场同事惊叹于急救团队的专业性,整个急救过程中,没有让患者自行移动去医院,而是让他第一时间休息,避免了心脏负荷过重导致心脏骤停。询问病症后,找到最了解患者病情的主治医师协助给药,保证了急救过程中用药的安全性。

作为急救队队长,我和北汽新能源急救团队经历了几次千钧一发的时刻。一句“你来了,我就放心了”让我感受到了学习急救的意义,那是一种承载着生命重量的信任,让我在每一次施救过程中,每一次培训教学过程中,都不敢有任何松懈。

志愿服务服心先行

参与疫情志愿服务是从“职业病”式的叮嘱开始的,我看到一线工作人员脱一次性手套的方法不对,就主动拍摄教学视频教授如何在不污染手部的情况下,准确脱去一次性手套,并通过微信群快速教给大家。

我想尽我所能,让大家更安全,哪怕在一些细微的小事上。主动向所在社区党支部报到,志愿加入到社区一线防疫工作。给出入小区的人员和车辆做好信息登记,协助返程人员注册APP,办理临时出入证,并将返京后居家14天、每天测量体温上报居委会备案等。由于在核酸检测现场需要扫码登记信息,而老小区老人又多,很多老人都不太会操作,我便开始主动帮助有困难的老人进行扫码登记信息,保存截图,引导队伍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工作。小区居民微信群里,我也是活跃份子。从科普基础的防疫小知识到解答邻居们的一些应急救助问题。疫情初期我主动提出如果有需要,我自愿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解决“白衣战士”的出行难题,也为防疫工作再贡献一点儿自己的力量。

学会了急救,也让我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就是每天手机24小时不关机。作为辰邦急救系统中的注册志愿者,需要24小时在线,随时接收系统推送过来的求救信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通过急救“与死神抢人”的时机。

如果问我有什么心愿,我会告诉你两个,一个是在我退休之后还可以继续给大家普及急救知识,另一个就是希望大家学会了一辈子也用不上一次这就是一个急救志愿者的心愿。

相关专题 相关链接
相关的文章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朋友社区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人人网
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虎坊路13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6061173号-4